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蔡美峰(左)和学生探讨科研问题。(本报记者 冯子琪/摄)
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在做实验。(学校供图)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学校供图)
因钢而生、依钢而兴、靠钢而强。寥寥12字,是对北京科技大学七十余载办学历史的生动注解。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钢铁强国,北科大对此贡献很大。我们15位老教授联名写信,就是想把好成绩和新发展汇报给习近平总书记?!碧讣霸诮ㄐF呤苣曛矢敖阶苁榧切葱诺脑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蔡美峰脸上露出了笑容?!拔颐亲畲蟮脑竿羌绦泄痔乱底鞒龈蠊毕?,培养更多人才,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领军之才?!?/p>
2022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教授们回信,希望老教授们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嘱托牢牢记心间,北科大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提到的“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的时代课题,切实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不断实现新跨越。
钢铁雄心:
为国而生,兴钢铁之大业
“北京科技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毕敖阶苁榧堑某浞挚隙?,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倍杂?949年诞生的新中国而言,要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何其难。彼时,在工业化的赛道上,美英等西方国家已经遥遥领先,中国还在起点徘徊。
发展工业首先要发展钢铁工业。为培养专门冶金人才、服务新中国工业发展所需,1952年,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由此,新中国第一所钢铁院校拔地而起。
这所应国家之需而生的高校,带着“举矿冶之星火,抚百年之国殇”的印记,注定要与中国的钢铁工业一同壮大变强?!啊?、与国同行’是北科大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变的初心使命,‘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也早已熔铸到每一位北科人的血脉?!北本┛萍即笱3ぱ钊适魉?。
七十余载日夜兼程、步履不停。一代代钢筋铁骨逐梦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锚定国家重大需求,创造出一个个“第一”:研制发明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我国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
七十余载立德树人、培育英才。北科大让一代代钢铁青年在“钢铁摇篮”中淬炼成长,为钢铁工业之崛起提供数十万名“钢小伙”“铁姑娘”,其中包括41位两院院士、一大批冶金企业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发展壮大立下不朽功劳。
抚今追昔,老教授蔡美峰感慨之余,更是心潮澎湃?!跋敖阶苁榧嵌员笨拼蠼ㄐR岳垂ぷ鞯目隙?,是对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视。我们很受鼓舞,决心在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把钢铁工业做得更大、更强、更好?!?/p>
展望未来,年轻一代正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吴晨豪表示,要奋勇前行,努力锤炼本领,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一份力量。
钢铁脊梁:
求实鼎新,奉科技以自强
“材料也有‘生老病死’,我们设法给材料‘延年益寿’?!北本┛萍即笱Ч屎献饔虢涣鞔ΥΤ?、教授张达威喜欢将自己的工作概括为“给材料看病”。
“材料腐蚀问题严重危害着基础设施和工程装备‘安全服役’,不能等闲视之?!本菡糯锿浪?,材料腐蚀问题如建筑物的垮塌等各类安全事故,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GDP的3%。如果算上各类安全事故背后的间接次生灾害,损失可能更大。
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高温、高湿、高盐、多雨等造成的材料腐蚀防护难题,张达威带领团队开展钢铁材料腐蚀与防护数据积累共享工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提供关键数据和技术支撑?!氨笨拼笫遣牧细囱芯康姆⒃吹刂?,在这个关键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世界领先?!闭糯锿源似母凶院?。
“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给北科大出的新课题。
如何回答新课题?答案就藏在北科大“求实鼎新”的校训里。在张达威看来,“求实”是根,意味着实用为先;“鼎新”为魂,意味着创新为要。
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求实”的北科人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在北科大,学生随便侃几句都能切到学科中的实际问题,进而延伸到学术的交流探讨;在北科大,许多教授的科研项目,瞄准的就是我国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面对各类亟待解决的科研问题,北科人不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汪鑫聚焦国家“双碳”战略,参与研发了适配我国能源产业的新型迭代催化制氢装备。而他的导师张跃教授则瞄准关键基础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紧抓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机遇,致力于建立与硅基技术融合的新型关键基础材料发展技术路线,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从受制于人向战略反制变革性发展。
“求实鼎新”更体现在北科大的学科建设方向上。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明确科研方向,主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面向新兴行业和重点领域实体化成立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矿产资源战略研究院等机构?;季帧靶鹿た啤苯ㄉ?,凝练智能采矿、低碳智慧冶金、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学科交叉方向。
为鼓励科研人员勇挑重担,北科大还持续完善“评晋聘”三位一体的职称职级岗聘体系,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的教师,允许破格参加职称评聘。目前,有19位35岁以下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钢铁摇篮:
立德树人,育强国之栋梁
北京科技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特色、争创一流,努力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
今年6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刘旭东毕业,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和科研相关竞赛并多次获奖。谈及参与科研的起点,刘旭东认为是大二参加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让自己“小试牛刀”,尝到了做科研的甜头。
刘旭东在本科生导师郑裕东的指导下,申报“可注射型壳聚糖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改性与性能调控”项目,制备一种可治疗牙髓感染的根管填充材料?!暗际χT6晕业闹傅?,让我亲身感受到科研从理论变成实践的魅力?!绷跣穸?。
郑裕东是刘旭东的本科生导师,不仅指导科研训练,还帮助他规划成长路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进表示,学院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引航学长“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其中,本科生导师队伍是最贴近学生的育人力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北科大常态化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一招”。每名本科生从入学开始,就配备有一位全程导师,围绕学生生涯规划、学业辅导、创新能力等进行全程指导,引导本科生早进课题组、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尽早明确学业发展目标、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打造“钢铁摇篮”,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需要一支“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北京科技大学坚持“两手抓”:一是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将“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作为北科大教师精神风范,将其融入教师荣誉表彰体系,积极选树师德先进典型:二是抓好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延揽钢铁行业技术领军人才加盟学校,同时长期稳定支持在钢铁冶金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和突出业绩的优秀青年教师。
为让人才培养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所需,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实施“一生双师百企千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宽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人才交流渠道。同时,学校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钢铁行业关键核心领域培养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深挖“钢筋铁骨”内涵,北科大还深化以“大国钢铁”公开课、学科论坛、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主的3个层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组建学生党员、辅导员和校友宣讲团,开展老教授精神系列寻访活动,对学生开展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新征程,北科大正砥砺奋进?!氨本┛萍即笱Ы韵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牒拖敖阶苁榧侵匾匦啪裎敢?,心怀‘国之大者’,抓好‘立德树人、科教兴邦’具体实践,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北本┛萍即笱У澄榧俏涔罅?。(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禹跃昆 王阳 施剑松 冯子琪 执笔:本报记者 王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